根据《“十四五”时期莞铜东西部协作协议》精神,为进一步深化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工作,加强两地教育合作交流,思南县教育局11月9日由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守明带队,一行10人来塘厦开展考察学习活动,下午五点到达我校。塘厦镇教育管理中心支委杨国华等领导陪同。
考察团成员还包括:思南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学万昭欢、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王敏、思南县教育研究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正勇、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杨再龙、思南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熊波、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何忠华、思南县鹦鹉溪中学校长梁加贵、思南县第五小学校长权仕银、思南县双塘第二幼儿园园长杨胜蓉。
我校杨潮喜校长、李双龙副校长等领导陪同沈守明一行首先参观了学校的电子、计算机、机电、财经、动漫等实训中心。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沈守明局长介绍了考察团此行的目的,希望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能在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与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发展上新台阶。
杨潮喜校长欢迎沈局长一行到我校考察指导,他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表示要认真落实《“十四五”时期莞铜东西部协作协议》精神,研究制订切实有效措施,与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思南县乡村振兴和旅游推广,为莞铜东西部教育协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资料]思南县位于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中心地带。国土面积2230.5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道),其中建制镇17个、街道3个、少数民族乡8个。全县共有529个村(居)委会(其中:村委会487个、社区居委会42个),总人口70万人。
思南历史源远流长。秦置夜郎郡,汉为牂牁郡,北宋建思南州,元设宣慰司,明清为思南府,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800年的建制史。得乌江航运之便,自古商贾云集,经贸繁荣,属贵州开发最早的县份之一,是乌江中下游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之美誉。
思南文化包容相生。儒家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水乳交融,积淀了独具魅力的地域民族文化。婉转动人的土家花灯,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思南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全国花灯之乡,省级花烛之乡、刻纸艺术之乡、“僰”文化之乡。
思南教育发达、人才辈出。古有“贵州科举之父”田秋、明朝理学家李渭、红军高级将领旷继勋等著名人物。明清两代,思南共计考取进士33名,举人309名,官至四品以上21人、七至五品36人。现如今,省级首批示范性高中——思南中学,每年均有5人以上考取北大、清华。思南职校跻身全国示范性中职校、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