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莞市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东莞市共收到1035篇参评论文。经评委严格、认真、公正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52篇,二等奖209篇,三等奖311篇。
我校各教研组积极响应和参与,共提交77篇,其中45篇获得市级奖项,而荣获一等奖的论文5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24篇。我校在2024年东莞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被东莞市教育学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这是我校继2018年以来,连续七年蝉联东莞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论文“优秀组织奖”的单位。

希望获奖作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政策研究,探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构建我校和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贡献应有的力量。
附:我校在2024年东莞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奖情况
序号 | 姓名 | 论文类别 | 论文名称 | 奖项 |
1 | 田东旭 | 财经商贸 | 智能财务背景下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四阶递进”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 一等奖 |
2 | 陈东平 | 信息技术 | AIGC赋能中职编程课程教与学的思考 | 一等奖 |
3 | 张思桃 | 英语 | 国际音标融合自然拼读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 一等奖 |
4 | 邓学明 | 数学 | 基于“课、团、赛”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推广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5 | 金馥芬 | 其他公共学科 | 中职思政课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 一等奖 |
6 | 叶柳君 | 电子机电 | 基于“一体四维五环”的无人机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探究 | 二等奖 |
7 | 林小意、李刘求 | 电子机电 | 基于“岗课赛证”的机电一体化课程重构与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以“大小钢珠分拣”教学为例 | 二等奖 |
8 | 程振中、李刘求、王鑫 | 电子机电 | 基于工学“六融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二等奖 |
9 | 钟建珍 | 财经商贸 | 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以“直播互动话术”三阶五步教学设计为例 | 二等奖 |
10 | 田东旭 | 财经商贸 |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会计《税费核算与智能申报》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二等奖 |
11 | 薛炎发、廖爱君 | 信息技术 | 基于OKR工作法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创新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12 | 薛炎发、廖爱君 | 信息技术 | 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中职IPv6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13 | 叶喜 | 信息技术 | 产业学院“三元五环六融合”锻造职教新质生产力的教改创新及示范 | 二等奖 |
14 | 林佩蓓 | 信息技术 | 基于PBL的中职生计算思维培养研究——以Python课程为例 | 二等奖 |
15 | 蒋玲鸿 | 信息技术 | AIGC赋能中职动漫专业IP形象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16 | 莫金莲 | 语文 | 蒙太奇结构在中职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 二等奖 |
17 | 秦芸芸、梁思敏 | 英语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英语听说教学实践 | 二等奖 |
18 | 邓学明 | 数学 | 基于数学文化的中职数学社团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19 | 李加强 | 数学 | 中职数学社团课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以“幻方探秘”为例 | 二等奖 |
20 | 邓家宏 | 数学 | 基于“三全育人”与“学科融合”的数学社团探索——以数学漫画活动为例 | 二等奖 |
21 | 潘淑华 | 其他公共学科 | 中职思政课活动型课堂的实践探索——以《哲学与人生》唯物辩证法为例 | 二等奖 |
22 | 林增辉 | 电子机电 | 双主体育人,打造中职特色产教融合模式——以通信专业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为例 | 三等奖 |
23 | 胡干 | 电子机电 | 基于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中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实践探索研究 | 三等奖 |
24 | 廖家敏 | 电子机电 | 图解法在电机控制线路接线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 三等奖 |
25 | 李勤 | 电子机电 |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的专业课程教学研讨 | 三等奖 |
26 | 张娇娇 | 财经商贸 | 授业传道共行,专业思政并举——中职VBSE实训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探析 | 三等奖 |
27 | 罗琼琼 | 财经商贸 | 中职电商专业短视频营销项目教学创新探究 | 三等奖 |
28 | 廖育坚 | 信息技术 | 大数据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数据智匠”的培育路径研究 | 三等奖 |
29 | 张建 | 信息技术 | “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背景下中职增材制造专业产教融合路径的探索与研究 | 三等奖 |
30 | 郑景锋 | 信息技术 | AI绘画视域下“三大构成”在中职美术课堂运用的实践研究 | 三等奖 |
31 | 陈锦荣 | 信息技术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工单制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 三等奖 |
32 | 王美华 | 信息技术 | 中职数字艺术设计课程赋能区域职教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与研究 | 三等奖 |
33 | 吴彬 | 信息技术 | 跨学科融合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下的中职美术教育发展模式探究 | 三等奖 |
34 | 巫鹏 | 信息技术 | 工单制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 三等奖 |
35 | 陈锦荣 | 信息技术 | 新媒体背景下自媒体视频融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研究——以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为例 | 三等奖 |
36 | 林莉 | 信息技术 | 基于工单制的中职WPS办公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 三等奖 |
37 | 刘河 | 信息技术 | OKR工作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38 | 张燕霞、刘宇姮 | 英语 | 产出导向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效果对比研究 | 三等奖 |
39 | 李加强 | 数学 | 数学文化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对数的概念”教学为例 | 三等奖 |
40 | 林兴港 | 数学 | 数学文化月活动中数学手抄报赛项的实践研究 | 三等奖 |
41 | 张冰 | 数学 | 基于STEAM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探究——以数学与3D打印专业教学融合为例 | 三等奖 |
42 | 梁景 | 数学 | 三教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实例探究——以判断函数单调性为例 | 三等奖 |
43 | 李玲 | 数学 |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问题研究——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为例 | 三等奖 |
44 | 黄志军 | 其他公共学科 | 中职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价值及策略 | 三等奖 |
45 | 池成龙 | 其他公共学科 | 活动型思政课程的实施困境及其对策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