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习近平同志《论教育》

发布时间:2024-12-24 作者:万瑶 超菊 编辑:唐自成 浏览次数:

12月23日上午,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研究贯彻落实工作。校党委书记江学斌同志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把握教育“三性”,塑造教育强国“六力”,以“五微路径”推进“六有校园”建设》的讲话,中心组成员及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发言。


江学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深刻阐明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学斌强调,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之际出版发行,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贯通起来,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增强教育强国“六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江学斌指出,今年是我校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的收官之年,总结前期工作,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国家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他在分析当前学校发展的形势后指出,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与底气,全面对标国家政策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系统谋划与推进,提出“致微”新治校理念,构建“五微”发展路径,实现学校“六有”发展目标。以“一失万无”的心态构建学校安全“微防护”、以制度建设为基,加强管理“微改善”、分级梯次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队伍“微成长”、多元并举,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微习惯”、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微服务”的“五微路径”,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安全有保障、教师有成就、学生有发展、办学有亮点、服务有贡献、影响有扩大”的“六有校园”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赖慧豪同志以《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与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强国的部署是一脉相承的,为我们指明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他指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并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三教改革”要求,以我校的实践探索为例,总结了四点:一是构建产教融合新体系,实现了“四链”(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二是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对接能力;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了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叶永华同志表示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的《论教育》一书后,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通过学习,他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后勤服务工作和工会工作的定位也更加清晰明确。叶永华同志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深化教育认识,明确工会角色定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职工队伍素质、关注教职工成长,推动职业发展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并将以校党委书记江学斌提出的“以五微路径推进六有校园建设”思路为指引,在安全保障、后勤服务、和谐校园等方面勇于担当,守土安土,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纪委书记、副校长李双龙同志以《构建现代化职教体系,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为题进行发言,他从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中职生成才路径,构建多元职教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他认为要以产业为依托,特别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对学校的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在培养目标、体系构建、评价体系、考核机制等方面都要适应现代产业的有关要求,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校党委委员、第三党支部书记田东旭同志开展了题为《奋发有为,持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发言。他立足工作实际,对如何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面提出了建议,他认为职业教育“101”计划虽然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但是很多观点对于中职学校也是适用的。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优化专业布局;采取头部企业、牵头学校、职教专家三组长制,系统进行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关键要素改革,着力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综合技能提升转变。

第一党支部书记魏子峰同志进行了题为《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发言,他分别从学校德育工作、家校共育工作和党建工作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创设网络家校共育平台、明确家校双方育人职责、开发新时代家校共育课程、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以家庭主题式学习,创新家校共育新模式、建立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家校共育意识、办好家长学校、及时化解家校社共育问题等十点设想。

第二党支部书记蒋力同志以《崇尚实干,勇于担当 积极投身于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为题进行了发言,他认为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及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三性”,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以华为落地东莞临深片区为契机,结合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积极探索教育、技术、人才、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广中高企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力求能培养一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

第四党支部书记杨茂健同志认为,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论教育》一书后,深刻认识到“六个下功夫”的重要性。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他提出德育既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课,必须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使学校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教授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学校党建办公室(校务办公室)主任吴雅儿、学校教研处主任彭毓梅、总务处主任周新滔、教务处主任李晓辉、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强分别结合各自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